找到24条文献
获取范围
资源类型
年份
语种
来源数据库
作者
机构
已选择0清除批量引用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被引频次
每页 20 条
< 1 / 2>
1.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periodical_zhjrfsxdzzz201903017
[期刊论文]史青苗袁新李娟-《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9年3期
摘要:布加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多病因疾病,临床表现可无症状、慢性或暴发性,其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逐步治疗策略.近年来,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依靠其安全、微创等优势,已成为布加综合征首选治疗方式,其中,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在布加综合征治疗中发挥重要价值.文章主要围绕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球囊支架门体分流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6下载:481
2.布加综合征治疗研究进展
periodical_zgxdptwkjz201101017
[期刊论文]孙尚锋黄宏伟曹峰-《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CSTPCD2011年1期
摘要:通过综合分析布加综合征内科非手术治疗、外科治疗及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布加综合征各种治疗方法,并进一步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显示:1)抗凝、溶栓等内科非手术治疗疗效欠佳;2)根据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3)严格掌握适应证介入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且明显降低了复发率.对各种类型布加综合征,多能进行有效的介入和(或
布加综合征手术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3下载:368
3.布加综合征临床诊疗进展
periodical_zyyk201408038
[期刊论文]雒红涛薛焕洲-《中国实用医刊》2014年8期
摘要:布加综合征(BCS)初时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近年来观念正逐渐变化,目前认为BCS在我国并不少见,其特征是肝静脉流出道阻塞.本研究整体全面地阐述近年来BCS在临床上的发展,着重于外科及介入治疗.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的总结,全面阐述BCS在临床上近年来进展及目前我国主要治疗方式.BCS需要准确,及时的诊断和积极治疗.治疗方案将取决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以及解剖病变的
布加综合征肝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7下载:134
4.布加综合征临床分型在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periodical_xhwk201607011
[期刊论文]党晓卫李路豪李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CSTPCD北大核心2016年7期
摘要:目的 探讨依据布加综合征临床分型在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自身代偿情况及临床症状,提出了布加综合征临床分型(3型、8个亚型),并针对每个亚型制订相应的治疗策略.观察指标:(1)布加综合征临床分型.(2)治疗方法的选择.(3)治疗效果.(4)随访情况.随访自治疗结束
布加综合征代偿临床分型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28下载:521
5.目录慢性布加综合征临床特点和介入治疗
thesis_Y2966524
[博士论文]RAEES HABIB(哈比比)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山东大学2015
摘要:背景:布加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阻塞所导致的门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高压临床症候群。病理生理学定义为从肝小静脉到下腔静脉和右心房汇合处的任何部位的肝静脉流出道阻塞。肝小静脉闭塞症和心功能障碍引起者除外。  根据发病过程,BCS可分为爆发、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既往认为BCS多为急性起病,近期研究证实BCS的发病过程多为慢性。以往BCS由于预后较差,常被认为是
慢性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下载:108
6.肝静脉流出道阻塞综合征(布-加综合征)研究进展
conference_7650687
[会议论文]郭成浩汪忠镐边建朝2010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
摘要:  本文综述了肝静脉流出道阻塞综合征(布-加综合征)的起源及临床特点。从其定义、临床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等方面探讨了最近研究进展,建议该病以肝静脉流出道阻塞综合征命名,其中最主要类型应命名为“下腔静脉隔膜病”。同时介绍了中国以饮用水高碘和高氟相关的环境病因学的假说及相关研究
布加综合征发病机制临床治疗预后因素
引用
下载:83
7.国人下腔静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periodical_yxzs200903028
[期刊论文]王凤雄黄海辉-《医学综述》CSTPCD2009年3期
摘要:下腔静脉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汇合部位多平第5腰椎,少数平第4腰椎.下腔静脉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血.位于脊柱的右前方,沿腹主动脉右侧上行,经肝的腔静脉沟,穿膈的腔静脉孔进入胸腔,再穿纤维心包注入右心房.目前,随着肝移植、腹膜后肿瘤、布加综合征、腹膜后血管损伤及下腔静脉造影,取栓及其介入治疗等手术的开展.下腔静脉的应用解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外,下腔静脉结构的异常也与一些疾病密切相关
下腔静脉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4下载:252
8.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研究进展
conference_7650574
[会议论文]李春民汪忠镐2010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
摘要:  目的:综述种子细胞在血管组织工程研究进展。方法:通过PubMed检有关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文献,对各种种子细胞近几年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是目前常用的种子细胞。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成为最主要的种子细胞,它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定向分化为所需的血管细胞,能够有效的应用于组织工程血管的构建。结论:加强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能够推动血管组织工程的发展。
种子细胞血管组织工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特性
引用
下载:39
9.目录Budd-Chiari综合征诊断分型及球囊扩张的比较研究
thesis_Y1222789
[硕士论文]项军临床医学南京大学2004
摘要:本文选题目的:1、系统评价目前国内外BCS的分型及治疗情况2、评估国人BCS常见的病变类型及构成比,强调对HV病变的认识。3、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国人BCS病变特点提出新的分型建议。4、进行两种球囊导管治疗BCS的比较性研究并探讨使用国产Inoue球囊的可行性。 本研究第一部分复习BCS分型及治疗的国内外进展,对多种诊断分型方案及治疗手段进行评价。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近10年的有关资料
下腔静脉球囊导管布加综合征球囊扩张血液动力学病变类型
引用
10.搅拌溶栓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新鲜血栓形成
conference_7326868
[会议论文]韩新巍刘冰妍丁鹏绪2007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
摘要:随着对布加综合征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入,各种类型布加治疗方法也日臻完善。以往被视为介入治疗禁忌症布加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也不再是治疗的沉疴。笔者从实践中摸索出了搅拌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新鲜血检的方法,现对3例布加综合症合并血栓者,行搅拌溶栓即时有效,术后复查彩超示下腔静脉通畅无血栓,说明了搅拌溶栓治疗新鲜血栓的可行性。
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新鲜血栓搅拌溶栓介入治疗
引用
下载:24
11.肝尾状叶解剖及影像研究进展
conference_7650587
[会议论文]周朋利2010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
摘要:  肝尾状叶由于位置深在,变异较多。毗邻关系复杂,其手术难度及风险大、技术要求高,以前临床很少有单独尾状叶切除术的报道。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肝外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对肝尾状叶的精细解剖学研究不断深入,尾状叶切除术已逐步成熟,充分认识该区的解剖。对正确诊断和顺利实施肝尾状叶切除术有重要意义。下面主要就尾状叶相关的解剖学及影像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布-加综合征肝尾状叶解剖学影像诊断
引用
下载:33
12.布加综合症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conference_7326867
[会议论文]韩新巍刘冰妍丁鹏绪2007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
摘要:患者因下腔静脉阻塞而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凝血机制的异常,容易形成血拴。文献报道BCS患者合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0%-12%。有关布加综合症合并肝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研究国内外已常见,但对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布加综合症报道较少,本文就其诊断与治疗分别进行阐述。
布卡综合征下腔静脉血栓血流动力学凝血机制临床诊断
引用
下载:74
13.脾脏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进展
conference_7650627
[会议论文]刘全达周宁新2010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
摘要:  大部分肝硬化患者合并有脾功能亢进症,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几种血细胞(主要是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传统治疗措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或并发症。作者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的脾脏射频消融治疗脾亢的新型微创措施,本文从脾脏射频消融治疗脾亢的工作原理、治疗入路、安全性、临床疗效、提高安全性和疗效的联合联合脾脏射频消融的多手段治疗模式等多个角度,总结了作者近10年的实验和临床实践经验。本文可为其他单位开展该项
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症脾脏射频消融术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引用
下载:27
14.BCS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进展(附2330例次报告)
conference_9416656
[会议论文]祖茂衡徐浩张庆桥顾玉明魏宁许伟崔艳峰2015第十二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
摘要:  目的 報告單中心布加綜合征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臨床經驗和相關研究進展,分析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难题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1990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徐州醫學院附属醫院使用超聲、CT/MRIHE DSA诊断和治疗原發性布加綜合征1940例,2330例次(含再狭窄病例).男1076,女864,年龄5-79歲,平均43.2歲全部病例來自國内28個省市.
布加综合征影像诊断介入治疗
引用
15.踝肱指数在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conference_7650731
[会议论文]王明海于振海张曙光李光新王坤秦士勇2010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
摘要:ankle-brachial index,ABI)作为无创检查中的常用数据常用于作为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初筛、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病变进展监测、预后的判断等。随着近年对下肢动脉病变研究深入,ABI在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重视和拓展。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踝肱指数临床应用病理诊断
引用
下载:28
16.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微创治疗进展
periodical_zgxgwkzz201803017
[期刊论文]高成吕志祥于洋洋-《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CSTPCD2018年3期
摘要:方式成功治愈了下肢静脉曲张后,由于各种原因再次出现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原因不尽相同,但下肢深静脉、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3]. 从另一角度深究其原因,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也可分为继发性及原发性,继发性病因多为布加综合征、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此类复发多为术前检查不完善、
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术后复发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6下载:159
17.Budd-Chiari Syndrome介入治療进展(附2330例次报告)祖茂衡
conference_9416505
[会议论文]徐浩张庆桥顾玉明魏宁许伟崔艳峰2015第十二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
摘要:目的 報告單中心布加綜合征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臨床經驗和相關研究進展,分析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难题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1990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使用超聲、CT/MRIHE DSA诊断和治疗原發性布加綜合征1940例,2330例次(含再狭窄病例).
引用
18.Budd-Chiari综合症中JAK2基因突变的意义
conference_7650579
[会议论文]潘湘涛陆晔夏学鸣2010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
摘要:1,2]报道PV等MPD中发现有重要意义的基因突变-JAK2基因突变,另有作者研究了BCS中的JAK2基因突变。本文就该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门静脉高压综合症JAK2基因突变临床应用病理诊断
引用
下载:51
19.开放手术在腹主动脉瘤治疗中的地位
conference_7650820
[会议论文]陈忠杨耀国2010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
摘要:  腹主动脉瘤(AAA)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瘤,因为病变进展会导致动脉瘤破裂,其死亡率高,因此主张积极进行干预治疗。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开放手术、近些年发展迅速的腔内修复术。经过近年国内外的相关临床试验及荟萃分析发现这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势和缺点,尽管腔内治疗的技术在提高,治疗范围在扩大,并发症在减少,但是国内外研究结果和我院经验均显示开放手术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腔内修复术疗效评价
引用
下载:12
20.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与治疗(综述)
conference_7650821
[会议论文]陈忠周晗2010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
摘要:有效地进行治疗,本文就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颈动脉体瘤病理诊断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引用
被引:1下载:54
已选择0清除批量引用
1 2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