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
文摘阅读:
全文阅读:
下载:
第三方链接:
[成果]
hg08004999
甘肃
[G, I206]
应用技术
[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高等教育]
公布年份:2008
成果简介:本成果主要是围绕“研究型”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特点进行研究的,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实回答了这一问题。具体说,“研究型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成果主要有以下内容: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一是要贯穿“一条红线”,即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即驾御文献的能力,理论思辨的能力及实际写作的能力。
2.在教学内容上,一是要做到教材相对稳定,而教师的讲义则年年出新;二是要引导学生多读原著、全本及名家的研究文章,让本科生尽早进入研究阶段;三是讲课要有深度,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引入课堂,让学生接触前沿性问题;四是尽量做到文史哲融通,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研究能力。
3.在教学方法上,一是突出“三点”,即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透析热点;二是重在讲思路,讲概念,讲动向,引导学生思考与创新,调动学生研究与探索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互动”;三是把讲课当作一门艺术,力求每堂课都有亮点,即所谓“课眼”,从而使课堂教学具有吸引力;四是以年表与地图作为处理作家与作品的纵横坐标,并配以有关的影视作品及多媒体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