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
文摘阅读:
全文阅读:
下载:
第三方链接:
[成果]
1700680350
福建
S94
应用技术
兽用药品制造
公布年份:2017
成果简介:该成果所属技术领域为水产饲料学、水产病害防护学和水产养殖环境管理学。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水产养殖规模(2016年达5,142万吨;农业部),养殖产量占全世界62%(FAO, 2015),而抗生素滥用超过1万吨/年规模(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49:6772-6782),全面减少乃至禁止抗生素/化学药剂使用的任务艰巨且迫切。抗生素通过干扰消化道菌群达到提高养殖动物生产性能及预防、控制与治疗养殖病害的目的,消化道菌群与养殖动物生长发育、营养代谢、免疫调控及病害防治等密切相关(PNAS 2004.101:4596-4601),理论上讲干预与调控消化道微生物是养殖动物抗生素减量使用的基础与源头。项目组自2004年起持续聚焦于水产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及养殖环境微生物研究,围绕水产健康养殖高效微生物制剂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重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重点)等项目的支持下,历经10多年,创新了高效微生物制剂开发关键技术,研制出土著益生菌与益生元件等系列高效微生物制剂产品。2017年5月,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为主任的专家组对该成果进行了评审,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和创新点包括:构建无菌斑马鱼模型,通过消化道菌群与宿主互作研究,确定消化道菌群可作为水产动物营养与免疫调控靶标,创建了水产动物(内、外)消化道菌群同步调控理论。确定益生菌在水产动物肠道粘附的三种不同类型,明确了传统益生菌在水产动物消化道菌群调控上的潜在问题和风险,提出来消化道微生物益生元件是调控水产动物生长与抗病的关键要素及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重要源泉。结合高通量筛选及混合发酵等创新技术,开发出N-酰化高丝氨酸内酯酶AIO6、几丁质酶(B565、Chi92、ChiCD3)等用于肠道健康调控的4个核心产品及神爽EM10、底改王用于水体环境改良的微生物制剂2个。近3年来,项目组联合国内第一家饲用酶制剂上市企业(广东溢多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及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的北京挑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依托水产饲料国家级龙头企业(大北农集团、海大集团等)及区域龙头企业,在相关生产许可及部分中试应允前提下,生产配合饲料、预混料、微生物制剂产品263,674.2吨,推广应用面积30万余亩,新增产值135,131.1万元,新增利税7,567.53万元。获国家专利40项,核心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10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5篇,影响因子4.0以上8篇,最高达8.282;获批农业部转基因安全证书1件,饲料添加剂(包括酶制剂)及饲料生产许可证5件、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7件;该项目部分成果获2015年度大北农科技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