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
文摘阅读:
全文阅读:
下载:
第三方链接:
[成果]
1700230080
浙江
TQ17
应用技术
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
公布年份:2016
成果简介:课题背景:玻璃纤维虽具有自熄性、耐高温、吸湿小、伸长小等优良性能。但玻纤由于比表面积过大,纤维表面存在缺陷,导致玻纤自身不具备很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它的曲挠性与其他化学纤维相差甚远。而经硅氧烷处理后的玻纤机织物,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湿、防污性能,而且易清灰,具有相对高的耐磨性,不受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起初硅油是被用于皮革的整理剂,它可使皮革织物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外观和稳定的尺寸性。毡类滤料属于深度过滤,在长时间使用后,毡料内部沉积的大量粉尘,导致清灰困难,缩短使用寿命。而玻纤覆膜滤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会出现表面覆膜脱落问题,大大降低滤料的过滤效果。通过特定的工艺和配方技术,使硅氧烷在玻纤基布表面形成一层微孔膜。该微孔膜结构与玻纤基布形成了紧密粘结包覆,解决了常规覆膜滤料粘附牢度低的问题,有利于延长滤袋使用寿命,节约除尘成本。技术原理:根据所用原料种类可分为棉织、毛织、丝织和麻织。织物的品种不同,所用的纱线原料和织物结构也不同,织前准备、织造和织坯整理也因之改变。在花色织物的织前准备过程中,经、纬纱线首先经过染色,加工成色纱线,经纱经过绞纱上浆、络纱、带式整经和穿接经后制成织轴,纬纱卷绕成纡子便可在织机上进行交织,构成符合需要的织物,这就是织造过程。为了获得不同的组织花纹,常采用凸轮(踏盘)开口机构、多臂开口机构或提花开口机构。在凸轮开口机构和多臂开口机构的织机上,可以织制平纹、斜纹和缎纹组织,以及由这些组织加以变化或联合的组织,或者由若干系统的经纱和若干系统的纬纱织成有特殊外观效应和性能的织物。在提花开口机构的织机上可以织制花纹较大、组织复杂的提花组织织物。织制多种纬纱的格子织物,可运用多梭箱机构。浸渍法也称全浸渍或饱和浸渍。基本工艺流程:织物喂入有粘合剂的浸渍槽中,浸渍后经过一对轧辊或吸液装置除去多余的粘合剂,再通过烘燥装置使浸渍液固化。按轧液和吸液方式可分为浸轧式、吸液式和吸液-轧液结合式,按帘网形式可分为单帘网+圆网和双帘网形式。后整理工艺为一浸一轧(轧余率80%-90%),先在100-110℃条件下预烘滤料1-2min,再在定型机中(200-270℃)中高温烘干定型。轧液率设置为80%到90%,这样既能保证良好的浸渍效果,同时节约烘燥的能耗。整理液的浓度根据最终产品的增重效果来确定,滤料增重越多,其耐化学腐蚀性越好,但过高的含量会增加滤阻提高成本,影响材料的过滤效果。性能指标:单位面积质量:750g/m<'2>;透气量:120(L/mm/S);密度:经向:180根/cm,纬向:170根/cm;断裂强度:经向>4500N,纬向>4500N;断裂伸长率:经向<20%,纬向<30%。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形成独有的增稠发泡硅氧烷乳液配方,对玻纤机织基布表面进行发泡涂层整理,解决了涂胶过程中硅氧烷乳液上浆量低的问题。形成特殊的硅氧烷乳液高温固化工艺技术,在玻纤机织布表面形成微孔硅氧烷过滤层,解决了微孔层粘附牢度低的问题,滤料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持续效果好,滤袋的使用寿命长。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纤机织布的结构稳定,滤料具有长期优良的疏水性能,自洁效能高。可以有效消除玻纤滤料表面的浮纤,织物表面光滑,改善了玻纤机织物的曲挠性、抗撕裂、耐磨及抗皱缩等力学性能,易于后期滤袋的加工,延长使用寿命。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产品经过小试、中试等步骤逐步放大试验,突破了该项目关键技术难题,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操作经验。科技人员对每道工序的作业进行梳理,根据企业标准指定岗位操作规程、应急预安等工艺文件,使各道工序达到技术上可控和经济上合理,取得了可靠的工业化生产所需的工艺数据,验证完善了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技术指标达到工业化要求。该产品工艺稳定、产品性能可靠。公司生产、检测、试验设备齐全,原材料及销售渠道可靠稳定,能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该项目在技术成熟度、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安全环保设施、人员配备和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均已达到了投产条件。存在的问题:后整理剂发泡工艺技术研究:研究发泡剂品种、添加比例等对泡沫形状、大小、稳定性的影响,解决后整理过程中的泡沫稳定性;涂层工艺技术:研究泡沫涂层剂施加方式等对涂层剂在玻纤机织布表面的渗透性能之间的关系,解决涂层带液量工艺的控制技术;高温固化工艺技术:研究涂层固化的温度、时间和速度对硅氧烷微孔膜的孔径和孔隙率间的影响,可控制备满足结构性能要求的后整理涂层工艺技术;产业化:经过中试和实际生产线试的试生产,形成了工业化可行的泡沫涂层剂配制方案和涂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