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
文摘阅读:
全文阅读:
下载:
第三方链接:
[成果]
1100260011
北京
[TP3, G81]
应用技术
艺术表演场馆
公布年份:2011
成果简介:该成果属于专用机械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工程结构、流体力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该成果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提出超大规模文体活动技术系统的体系与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开闭幕式技术系统。2、创新性地开发和应用多功能、大规模、复杂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与协同技术,在国家体育场设计和实现了开闭幕式演出仪式的5个空间层次的广场多媒体自动化舞台系统,支撑了独特的艺术创意。3、创新性地开发和应用大规模设备模块化设计和物流优化技术,实现了在同一场地进行奥运会、残奥运开闭幕式4个仪式和竞赛的要求。4、创造性地开发和应用非相似余度设计及过程控制链全程冗余技术,实现了演出“绝对零窗口”、大规模表演人机高度结合绝对安全、流程绝对不中断的目标。5、开发和应用全流程信息集成技术,首次实现了基于4种指挥模式的实时指挥监控与通信系统,保障了17000多名演员、12000多名运动员、3000多名运行保障人员、5000多台套设备操作、11个部门的精确、高效、可靠的协同调度。6、成功研制了不同材料配比的格栅和面罩构成的双层结构,优化了LED点光场的分布,将点光源转为面光源,实现了发光点逐点雾化,解决了LED近景电视转播技术难题。7、研制了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发明了调压器的失效开启装置、特殊的双路监控式调压系统;突破了双三角形共点运动的超静定约束关键技术,解决了行程8.4米三级主油缸伸缩同步,使可变形三角形翻转机构和主火炬塔在“国家体育场”顶部7.8米高度的空中精确连接,实现了高31.5米、最大厚度8.5米、最大宽度10.5米、重达46吨的火炬塔在国家体育场钢结构上空80度翻转竖立和35米水平运行。地面升降舞台系统、空中表演系统、火炬塔均作为国家体育场永久设备保留。在2008年和2009年央视春晚中均大规模使用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地面LED设备;在2009年6月30日国家体育场大型音乐会中使用了空中表演系统;在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联欢晚会中使用了指挥监控、通信系统。该成果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9项,软件著作权2项,公开发表论文17篇。该成果体现了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其实施效果向世界约40亿人进行了现场直播,展示了中国科技实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产生了积极、深远的社会影响,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