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
文摘阅读:
全文阅读:
下载:
第三方链接:
[成果]
1700190018
海南
TB3
应用技术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
公布年份:2016
成果简介:该课题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法制备了TiO<,2>纳米结构、MoO<,3>纳米带和Na<,2>Mo<,2>O<7,>纳米晶。通过分析MoO<,3>纳米带电致变色前后的光学性能以及缺陷分布情况,探讨了MoO<,3>电致变色机制。变色前,MoO<,3>的晶体结构中就存在晶格畸变和氧空位带来的Mo5+离子;变色后,注入的电子并没有改变这些Mo5+离子的价态,而是使[MoO<,6>]八面体的晶体结构发生新的畸变,产生了新的+5价Mo离子,电子在+6价和+5的Mo离子发生迁移而导致着色。硅衬底和玻璃衬底的能谱表明,Na<,2>Mo<,2>O<,7>纳米晶中的钠来源于玻璃中存在的微量钠原子。在450℃时,表面的钠离子在热作用下活性增强,易于与沉积在衬底上的MoO<,3>分子反应,最终形成Na<,2>Mo<,2>O<,7>纳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