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
文摘阅读:
全文阅读:
下载:
第三方链接:
[成果]
1600430030
江西
TB3
应用技术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
公布年份:2015
成果简介:该项目成果属于凝聚态物理领域,是一个前沿性的基础研究课题,涉及材料与无机化学学科。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简单的熔盐合成方法制备出多种不同成分的一维钛酸盐和锰酸盐纳米材料,并研究了钛酸盐纳米结构的光催化性质和锰酸盐纳米结构的磁学性质。以熔盐法制备的Na<,2>Ti<,6>O<,13>纳米带为前驱物模板,通过钡离子对钠离子的替代反应,制备出BaTi<,4>O<,9>纳米带,并研究了其生长机制及RuO<,2>/BaTi<,4>O<,9>纳米复合物的光催化制氢行为;以熔盐法制备的Na<,0.44>MnO<,2>纳米带为前驱物,通过钡离子、锶离子、钙离子对钠离子的置换反应,分别获得了Ba6Mn24O48、SrMn3O6-x、CaMn3O6和Li<,0.44>MnO<,2>纳米带,并提出了自牺牲模板法的生长机制;磁性测量表明,SrMn3O6-x纳米带在低温下呈现出自旋玻璃行为和交换偏置效应。研究发现SrMn3O6-x纳米带中交换偏置场的大小可以通过外加磁场来调控,并且证实交换偏置场起源于纳米带芯部的反铁磁性对壳层自旋玻璃行为的“针扎”作用。研究表明,Li<,0.44>MnO<,2>纳米带中也存在低温自旋玻璃行为和交换偏置效应,交换偏置效应的起源与SrMn3O6-x纳米带的情况类似。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深入探索一维钛酸盐纳米结构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加深对纳米结构中自旋玻璃行与交换偏置效应的理解。研究发现,自旋玻璃行为与纳米结构表面非补偿自旋相关,而交换偏置则是由纳米结构核-壳之间的磁相互作用导致。该项目为理解反铁磁纳米结构中磁行为的本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此外,探索磁性与催化之间的联系、彼此如何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材料内禀磁性来影响催化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开展磁性与催化性能关系的研究工作,对于理解纳米磁性、调控磁性与催化性能、开发新型磁体以及新型催化材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该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的文章有5篇。提供的六篇代表作共被引用65次,单篇引用最高次数20次。引用文章的档次较高,大部分引文的影响因子在2.0以上,其中包括APPLIED PHYSICS LETTERS,NANOSCALE和CHEMISTRY OF MATERIALS等国际权威杂志。